您的位置:首页 > 女人快报 >事业正文

影视作品是如何体现女性意识崛起的?

2021-09-30 15:14:24 来源:腾讯新闻

上个月,一部女性话题剧《不完美的她》的播出引爆了观众们对女性题材剧目的关注,在此之前,如此深入探讨女性话题的剧目并不多见,即便是以女性为主要角色的剧目也往往以甜宠、爱情、家庭伦理等题材居多,话题性较轻。

这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儒文化(男尊女卑)思想的深入影响并未根除,男性主导的影视创作者往往对女性话题避而不谈。但随着欧美文化的不断冲击,《致命女人》、《杀死伊芙》、《欲望都市》、《绝望主妇》、《傲骨贤妻》等女性题材美剧涌入国内受众视野之后,市场上对女性话题的探讨度和关注度也水涨船高,尤其是在女性观众占据主导地位的电视剧市场,观众们更加期待看到女性视角的剧集,影视创作者们纷纷推出了女性群像剧、女性话题剧、女性现实主义题材剧等多种子类型,但真正触及问题核心、抓住女性用户痛点的作品也非常稀有。

在本文中,笔者将探讨国产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问题,编剧极力创作的独立女性形象真的“独立”吗?大部分的影视作品又是如何彰显女性意识崛起的呢?

大女主剧:傻白甜人设+灰姑娘模式,满足女性用户恋爱幻想

大女主剧是个广泛的范畴,甜宠剧、玄幻剧、宫斗剧、穿越剧、年代剧、偶像剧等类型剧都可以是大女主剧,而这一剧种的兴起也是偶像时代和女性用户崛起之下的产物。

八九十年代从台湾兴起的偶像剧往往都是大女主剧,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女性用户的恋爱幻想,女主往往是傻白甜或者心思单纯的白莲花,而男主则要么是体贴入微的奶狗型暖男,要么是“刷我滴卡”的霸道总裁。由赵丽颖、张翰主演的《杉杉来了》便是经典的霸道总裁类型的偶像剧,赵丽颖饰演的杉杉心思单纯善良,可爱奶萌的形象可谓是斩杀了无数直男观众,而张翰饰演的总裁对其无微不至的照顾更是俘获了女性观众的心,在观剧时,女性观众不自觉代入杉杉的角色,张翰这样男友力十足的人设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女性观众的恋爱幻想。

即便编剧想要塑造杉杉在工作上认真热心,给予张翰饰演的封总“爱上她”的充分理由,然而剧情中为了强行撒糖还是免不了“这个鱼塘被我承包了”、“多买几件衣服”等霸气十足的台词,而这恰充斥着男权占有欲的气息。

与此类似的还有《何以笙箫默》、《爱情睡醒了》、《世界欠我一个初恋》等,都无不是平凡女生与霸道总裁或富二代恋爱的故事,“灰姑娘”模式也是偶像剧屡试不爽的母题。

玄幻剧等古装偶像剧只是“换汤不换药”的复刻了这一模式,《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三世枕上书》、《宸汐缘》等都是师徒情、主仆情的套路,女主无不是可爱单纯的傻白甜,而男主则大多是高冷的形象,却默默地对女主温柔以待。所谓的大女主戏往往以“撒糖”为目的,而这些女性形象无论在恋爱中还是事业上都无不沦为男性角色的附庸,成为他们保护和宠溺的对象,而并没有凸显其自主地位。

孙俪主演的《那年花开月正圆》为了突出“寡妇养家”这一颇有噱头的故事内核,强行让何润东(饰 吴聘)早早领了盒饭,但周莹(孙俪 饰)却仍然在男性主导的商业市场中步履维艰,甚至遭遇陷害入狱,最终解救她的仍然是夫家和一直爱慕她的两个男人。

到了职场剧也是如此,《翻译官》、《谈判官》、《北京女子图鉴》、《上海女子图鉴》等都市职场剧也不外乎“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配置,男性角色往往要优越于女性角色,展现的仍然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打拼的无奈与隐忍。

都说独立女性是“伪命题”,大女主剧也并没有凸显出女性角色优越性,所有以“女性”作为话题的剧目实际上是在探讨男性社会中女性意识缺失的问题。

女性群像剧:聚焦不同形态的女性问题,往往标签化、理想化

近年来伴随着业界对女性话题的深入探讨,市场上也涌现出了不少女性群像剧,企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女性话题。

宫斗剧是典型的女性群像剧,虽然将焦点放置在女性身上,但宫里的妃子明争暗斗争抢皇帝宠爱的母题也充斥着封建性。《甄嬛传》为了更加贴合现代女性的审美旨趣,而强行让雍正“戴了绿帽子”,这实际上体现了作家流潋紫的主观思想,到了《如懿传》,女性主体意识又再度薄弱了下来。

《欢乐颂》聚焦了五名不同年龄层、不同阅历和家庭背景的女性,有平凡的傻白甜邱莹莹、富二代叛逆女曲筱绡、职业女性安迪、被家庭所累的樊胜美以及出身于知性家庭的关雎尔。剧集关注了她们的成长和友谊,也不吝啬暴露她们面临的问题,安迪事业成功却有着遗传的精神疾病,樊胜美打拼多年却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无忧无虑的小蚯蚓和关雎尔也会面临爱情和职场的多种问题,曲筱绡家庭背景殷实但哥哥却是父亲产业的唯一继承人。“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暴露无遗,男性对女性的宠爱和呵护实际上变相说明了女性对男性的依附。

《逆流而上的你》、《女人帮》、《青春斗》、《新闺蜜时代》等都是不同维度的的的女性群像剧,分别聚焦了女性年龄、家庭与事业如何平衡、爱情背叛、相亲、逼婚、剩女等众多现代都市女性必须面临的问题,这些都凸显了世俗和传统观念中女性的地位和责任。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不完美的她》对女性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直击了家暴、虐童、单亲妈妈等更加黑暗的问题,直戳女性露骨问题。在剧中,身为母亲的女性角色显得更加独立,这似乎是对女性意识崛起的一次佐证,但剧集中也不乏如穆静这样眼睁睁看着女儿被男友虐待却无能为力的软弱之人,这样的女性在生活中大有人在。

女性群像剧往往以多个女性作为主人公,反映女性的不同问题,但往往会具有标签化,人物很难绝对丰满。最典型的便是《粉红女郎》,由于漫改剧的原因,该剧直接用“结婚狂”、“万人迷”、“男人婆”等直接体现个性和问题的标签,更易于让观众们看清剧集所反映的问题本质。而这些剧集到了结尾之时也往往过于理想化,最开始抛下的问题似乎迎刃而解,给予女性观众美好期待,然而现实生活中要比剧中更加残忍。

从去年年末开始,陆续有女性群像剧开机,其中包括《涩女郎》(翻拍《粉红女郎》)、《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之所以女性群像剧愈发受到青睐,排除女性观众主导的市场原因,这也是国内女性意识崛起的表征,创作者们也试图通过全景式地展现不同女性暴露的不同问题引发受众对女性问题的全民性探讨,从而刺激女性受众对自身问题的反思。

家庭伦理剧:从婆媳关系到原生家庭

家庭伦理剧并非全部都聚焦在女性身上,但一个家庭中不能缺失女性角色,因此女性在家庭伦理剧中的形象也同样值得探讨。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传统的家庭伦理剧往往聚焦在婆媳关系问题上,婆婆往往强势、不通人情,媳妇则往往唯唯诺诺、敢怒不敢言,尤其妈宝男家庭当中的婆媳关系更为紧张,也更容易引发冲突,因此早期婆媳剧中的男性形象往往存在感较弱。例如《麻辣婆媳》、《双面胶》等剧集的看点往往是婆媳互掐等强情节、强冲突的戏份。《回家的诱惑》则以“女性复仇”的主线颠覆了观众们对传统婆媳关系的认知,女主在被夫家赶出家门之后走上复仇道路,燃点十足的情节也使该剧屡创收视奇迹。其中女主虽然在后半段意识觉醒,但剧中的女性都是围绕着洪世贤的附庸,女主最后的复仇也同样是为了挽回丈夫和婚姻。

去年爆款剧《都挺好》以苏家这个典型的中式传统家庭为核心,讲述苏母去世后的“养老问题”,从某一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有关“孝”的课题,但其中的“原生家庭”话题也引发了观众们的思考。“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老一辈心中根深蒂固,尤其是农村家庭,对男性的宠爱要远高于女性。《都挺好》中的苏家子女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所以培养出了老大凡事想要担当的个性和老二这个啃老族,以及苏明玉不苟言笑、生人勿近的独立女性形象。

除了“养老问题”的主线,剧中的三位女性也同样引人关注,大嫂在大哥失业后独自养家,二嫂娇生惯养的拜金气质,苏明玉在苏母过世后成为了家里真正意义上的“顶梁柱”。阿耐虽说将苏明玉描绘成了“救世主”的形象,但当石天冬走入她的生活,苏明玉柔软的内心也暴露了出来,当苏大强患上老年痴呆,最后回归家庭的也是苏明玉。

“男人是第一性,女人是第二性。”西蒙·波伏娃在女性主义著作《第二性》中写下的这句话不无道理,应用于影视剧中,女性角色的“独立”往往是身居男性之旁而并非之上,女性永远是柔和美而并不是刚强美,否则就会失真。正如舒婷的《致橡树》中所言,女性不应是男性的“凌霄花”而应是其近旁的“木棉”,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应更加具有独立意识,甜宠爱情剧中的男友并非“提款机”,职场都市剧中的霸道总裁也并非是“万能钥匙”。

特别推荐

新闻图片

精华推荐

大家爱看